东莞伴游:丰都鬼城彼岸的华丽想象

  东莞伴游在《西游记》、《聊斋志异》、《钟馗传》等文学著作中都对鬼城进行了丰富而生动的描写,让观者不禁毛骨悚然。而在中华大地上,果真有这样一座鬼城确确实实存在着,它就是重庆丰都鬼城,一个被称为幽都”、“中国神曲之乡”的地方,一个传说中人死后灵魂都会去那里报到的地方,一个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地方。

东莞伴游美女

  名山上的“阴地府

  丰都鬼城举世闻名,但其实并不在丰都县城内,而是在丰都县东北隅的名山上。名山原名“平都山”,面临长江,海拔287米,大词人苏轼来这里游览并提笔写下“平度天下古名山”之后便改为现名白古以来,佛家和道家就在名山修建庙宇道观,繁盛时多达75座,拜佛拜神的香客络绎不绝。而鬼城名字的由来,则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较传统、被大部分人公认的说法是当年曾有阴姓、王姓两名

  道士在此修炼成仙,后人口口相传,将“阴、王”合为“阴王”,丰都就变成了阴王住的地方,也就是阴曹地府,从而有了另一个名字鬼城。而道家也将此地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从东汉在丰都置县开始,丰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之后的各类史书、小说、诗歌当中也有不少关于丰都鬼城的记载。魏晋时期的书中记载说“丰都坐落于六天青河之旁,有三宫九府,鬼帝居于此地统领亿万鬼神”,唐代诗人李白一句“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使得“鬼城”之名更加声名远播。东莞伴游此后鬼城多次出现在明清小说中,经过文人渲染更添神秘阴森之感。

  经过上干年的发展,如今的丰都鬼城仿照阳间的司法体系,建造了“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奈何桥”、“十王殿”、“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营造出一个等级森严,可以对鬼进行逮捕、羁押、庭审、判决、教化等活动的“阴曹地府”。这里有30余座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里面有各种离奇古怪的神像以及各种壁画,生动地反映出当地千百年形成的鬼文化中,人们所幻想的阴曹地府的形象天子殿是鬼城最大的官殿,里面设有六曹、十帅、四大判官,以及十八层地狱等群鬼图像,还有阴间的各种刑具。

  此外,鬼城里面还有报恩殿、财神殿、廖阳殿等殿堂。报恩殿里供奉的是报恩苦萨目莲他也被佛祖封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统管阴曹地府;财神殿里供奉的是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比干就是商纣王的叔父,为人耿直赵公明则是道教虛构的人物;廖阳殿则为明蜀献王朱椿的香火殿。虽然鬼城形式庞大,城中大小鬼官无数,但主要是想体现丰都鬼文化这一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其实际反映的是当地百姓对惩恶扬善思想的认同。

  鬼文化在华夏大地上流传了千百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莞伴游认为虽然其中不乏糟粕,但其“惩恶扬善”的核心内容还是值得肯定的。而作为国内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观,丰都鬼城可以说是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之地。上古时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类在遇到一些大自然现象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就认为这一切都是由鬼神主宰着。当时的巴蜀国,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东周时,丰都曾为巴子别都。

  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交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相互渗透,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神,也就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土伯,而其居住地幽都,经推断认为就是丰都。而佛教中的“阎罗王之说,也在丰都得到体现。本来“阎罗王”是梵文的音译,是古印度神话里管理阴间之王。东汉时期,西域僧人来中国传播佛学,遂把古印度阎罗王及地狱的观念传入我国,佛教中就沿用了此说法。(作者:东莞伴游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重庆私人导游网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